西京大讲堂之《易学与人生》
图书馆 李良艳
2017年3月28日下午,由我校任锐进丰教授主持,著名文化学者、易学家、书法家费秉勋做客《西京大讲堂》开展了一场以《易学与人生》的主题讲座。图书馆文献借阅服务科科长李良艳老师,及行健书院部分学生代表和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。
费秉勋,1939年生.世界著名易学导师,中国当代十大易学名家,中国易学院院长。全国国学产业研究院陕西分院院长、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。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会会长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,发表论文百余篇内容涉及到历史、哲学、语言学(包括方言研究)、戏曲、美术、民俗、艺术史等。在2007年哈尔滨举行的"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"上被授予"世界著名易学导师"荣誉称号;2008年在深圳由建设部组织的建筑风水文化论坛上被评为"中国当代十大易学名家";2009年,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授予费秉勋(易学高人)荣誉称号。著有专著《舞蹈与社会生活》、《舞蹈篇(中国社会生活丛书)》、《中国神秘文化》、《八卦占卜新解》、《奇门遁甲新述》、《飞盘奇门遁甲》、《易学万年历》、《白话易林》、《方术异闻实录》,评论《黄庭坚诗艺发微》、《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》等。1980年开始研究贾平凹,发表文章三十余篇,出版专著《贾平凹论》。
费教授指出很多人一听到易经,第一反应就是算命,一提到算命,就会联想到迷信,这种思维是很狭隘的。易经是中国的百经之首,它影响古代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,如: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医学、天文学、哲学、建筑、美学、武术、气功、养生等众多领域,因此,可以说易经在中国社会上是无所不包、无所不涵的。外人说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,却没有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哲学思想,这种说法是很没有根据的,易经就是哲学中的哲学。
在讲座中,费秉勋教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《易经》起源、发展的基本脉络,以及《易经》的基本原理、思想和易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。费教授认为易学是由“理、数、相、占”四大方面基本构成的。“理”是“义理”它是用来解释阴阳相互作用的关系,万物变化的原理,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活动的道理。“数”也称为“术数”,是用数学的模式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规律和联系。“象”指表象、卦象。上至天地日月、水火星辰,下至飞禽走兽、人类社会,通通可被阴阳八卦所“象”化。世界的运动规律,被生动地描述成卦象之理。“占”就是指占卜,占卜是算卦的代名词,就是根据《易》的原理进行推测、占算得方法。
在讲座互动环节,西京学院学子连连发问,费秉勋教授一一做了解答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