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公告 > 正文
第67期和合读书会《河西走廊》

致广大读者:

为了给读者提供交流的机会,图书馆和合读书会组织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,第六十七期分享会特别系列活动:《河西走廊-佛家艺术的巨大改变》。


时间:2022年10月27日(星期四)16:20-18:00

地点:钉钉活动群

   

推荐理由

敦煌莫高窟,俗称千佛洞,它历经十六国、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西夏、元等历代的兴建,形成巨大的规模,有洞窟735个,壁画4.5万平方米、泥质彩塑2415尊,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。

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、彩塑492个,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(支提窟)、殿堂窟(中央佛坛窟)、覆斗顶型窟、大像窟、涅槃窟、禅窟、僧房窟、廪窟、影窟和瘗窟等形制,还有一些佛塔。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、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。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,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,加以消化、吸收,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,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。

河西走廊对世界艺术文明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。“弹指间,沧海桑田,一霎那,转身千年,它是西去的分叉点,又是东来的驻泊地”。本集从乐傅在敦煌开窟造像,开凿了敦煌的第一座石窟讲起,后又详细地讲述了石窟艺术巅峰一敦煌220窟翟家窟的创作过程。莫高窟跨越了众多的王朝,最终形成集建筑、雕塑、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圣地与历史文化宝库。


打印文件 || 关闭窗口
  •  版权所有:西京学院图书馆 网站管理员:高蕾
  •  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邮编:710123 西京学院图书馆
     电话:(029)85628156(技术支持)|域名备案信息:陕ICP备05002719号 最佳浏览1024*768以上分辨率

图书馆微信
图书馆微博